对虾养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对虾养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A、对虾跳塘、抽筋的原因和对策
原因一:夜光菌、夜光虫引起水体或虾体发光,导致虾体不适而跳塘、抽筋;
对策:参照前文“其他生物引起的疾病”
原因二:受到惊吓产生应激而跳塘、抽筋;
对策:夜间巡塘避免电筒直射虾塘或将电筒忽开忽关。如因惊吓引起跳塘、抽筋,及时泼洒“解毒应激vce”250-500g/亩*米+“应激离子钙”100-250ml/亩*米即可缓解。
原因三:缺乏维C,缺营养;
对策:将“解毒应激vce”250-500g/亩*米+“免疫酵母金维” 250-500g/亩*米用水稀释后全池泼洒,同时每斤饲料添加“解毒应激vce”20g+“免疫酵母金维”10g内服。
原因四:水质和底质恶化,或气候转变,水、底大量繁殖病毒和病原微生物;
对策:参照《养殖环境改良篇》改良水质和底质。
B、对虾的应激如何处理?
“应激反应”是指动物对外界环境变化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水温、pH值、盐度和溶氧的变化,都是应激因子。对虾为了应付改变了的环境因子而作出的反应称为应激反应。当虾对环境因子的变化而作出应激反应时,虾本身是要消耗能量的;如果应激因子变化范围不大,时间不长,虾还可应付,不会构成大的危害;相反如果应激时间过长,变化较大,超出对虾的适应能力和忍耐力,对虾就会发病甚至死亡,常用的抗应激产品(“解毒应激vce”, “中药免疫应激灵”, “解毒应激宁”, “高稳C”, “应激离子钙”,“活力爽”)。
一.对虾应激反应的症状:
1.大触须、尾扇变红、虾体发红(俗称应激性红体);
2.急剧减料甚至不吃料,沿池边狂游
3.极易受惊跳塘
4.易出现黄鳃、黑鳃、断须现象。
二、对虾的免疫系统比较简单,对刺激的反应十分敏感,在对虾养殖过程中容易造成强烈应激反应的因素及采取的相应对策:
原因1、藻相突变,如藻类突然死亡、水色变清或藻类过旺、水色过浓;
对策: 改良方法参照《养殖环境改良篇》。
原因2、气候突变,如遇冷空气、台风、连续降雨、下暴雨、阴天、冷热温差大等恶劣气候的影响;
对策: 暴雨和持续降雨会使雨水聚于虾池表层,雨后当表层水温较低,底层水温较高,造成了面底水温分层,同时因缺乏光合作用,藻类大量死亡(水变清),这种状态下水体会严重缺氧;水体微生态平衡被打破,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水变白浊),易使池底有机物在无氧状态下分解产生硫化氢和亚硝酸盐并形成积累,从而使对虾中毒死亡。
改良方法参照《养殖环境改良篇》。
原因3、换季之际,气候变化莫测,温差变化大,风向不定,这种变化持续时间长,致使养虾水体的理化因子发生急剧变化,从而造成对虾的应激致使病毒爆发,造成大面积死亡。
对策:换季时节养虾,更应加强在选苗、饲料、增氧、解毒、抗应激和藻相、菌相、营养平衡等方面的工作。
原因4、使用刺激性较大的杀虫、杀藻药物如硫酸铜、硫酸锌,或使用含氯制剂等刺激性大的消毒剂均可给对虾带来较强烈的应激反应;
对策: 使用“解毒绿水王” 200-250ml/亩*米进行解毒;若要去除余氯,用“强力调水解毒灵”500-1000g/亩*米泼洒;第二天再补有益菌、补肥,方法参照《养殖环境改良篇》。
原因5、对虾养殖标粗后进行分池,搬池操作以及搬到新池水中理化因子的剧烈变化均会引起对虾的强应激反应,操作不当可造成大面积发病死亡;
对策:
(1)在分池或搬池前2天,对标粗池或原池先用“解毒应激vce”250-500g/亩*米+“活力爽”100-250ml/亩*米或“应激离子钙”200-250ml/亩*米+“解毒应激vce”250-500g/亩*米全池泼洒,
(2)确保养成池水温、盐度和pH值和标粗池、原池相差不大;
(3)在分池或搬池的当天上午在养成池先全池泼洒使用“应激离子钙”200-250ml/亩*米+“解毒应激vce”250-500g/亩*米。
原因6、单次换水量过大(超过40~50%)
对策:换水应少量多次进行,每天换水量应少于30%,换水后及时全池泼洒“解毒应激vce” 250-500g/亩*米+“活力爽” 200-250ml/亩*米。如换水量过大造成虾应激,应先用使用“解毒绿水王” 200-250ml/亩*米+“解毒应激vce”250-500g/亩*米抗应激。
原因7、酸碱度(pH值)持续低下(pH值8.0以下);
对策:应少量多次使用熟石灰(每次5公斤/亩.米,连用2~3次,每天1次)逐步将pH值提高到8.2以上,然后用“藻源”200-500ml/亩*米 +“氨基酸速肥王” 500-1000ml/亩*米补肥。可参照《养殖环境改良篇》。
原因8、溶氧、盐度、温度、酸碱度(pH值)等水质因子的急剧变化;养殖水体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甲烷等有害物质超标;水温分层、溶氧分层等不良水质易诱发对虾的应激反应;
对策: 参照《养殖环境改良篇》。
原因9、养殖密度过大
对策:到了中后期,养殖密度过大,对虾活动空间较少,并且水质、底质容易恶化引起缺氧和应激。应定期使用“黑精灵”或“底优二代”+“改水增氧剂”或“六效底康”和“底复康”,并定期“藻源” 、“氨基酸速肥王”或“大肥神”+“活菌王”。具体使用参照《养殖环境改良篇》。
原因10、收虾后虾体发白、壳软或养殖中途分捕引发的应激反应;
对策: 在气温和水温过高的白天尽量避免捕捉或以其他方式刺激对虾;刮(捕)虾前1天,“解毒应激Vce” 500-1000g/亩*米+ “速补钙” 150-250ml/亩*米全池泼洒,可使虾壳身光洁硬实,减少软壳虾。分捕虾后再使用 “解毒应激vce” 200-250g/亩*米+“活力爽” 150-250ml/亩*米防止应激产生。
由于以上原因都容易诱发对虾的应激反应和病害发生,尤其是本身携带病毒的虾,更容易引起大规模的发病死亡,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防范于未然,避免造成严重的损失。
C、对虾空肠空胃、白便症防治。
发现对虾减料、趴边、扒沙、空肠空胃、体色变浅、肝胰脏明显萎缩、在水面跳跃后呈休克性下沉等现象时,说明对虾已得了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空肠空胃偷死病,应及时进行防治。对策:
a、晴天使用“六效底康”或“速效底安” 250-500g/亩*米全池干撒连用2天。
b、内服每斤饲料“七味烂鳃肠炎灵”10g+“免疫酵母金维”10g,连用5-7天。
c、全池泼洒“护肝健肠解毒液”500-1000ml/亩*米+“应激离子钙” 150-200ml/亩*米+“解毒应激vce” 150-200g/亩*米,及时补充水体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缩短对虾脱壳后硬壳时间,避免对虾感染副溶血性弧菌。
-
平时可以内服“肠道菌”进行预防。
D、对虾肝脏肿大、肝脏萎缩、变黄、变白等防治。
晴天使用“速效底安” 200-250g/亩*米干撒,连用2天,并内服每斤饲料“龙胆护肝解毒散”10g+“免疫酵母金维”10g连用5-7天。
b、肝脏严重肿大、缩小、变黑或变红。
使用“护肝健肠解毒液”500-1000ml/亩*米+“解毒应激vce” 200-250g/亩*米全池泼洒,连用2天,并内服每斤饲料“龙胆护肝解毒散”10g+“免疫酵母金维”10g连用5-7天。
c、肝脏严重肿大、出现食料大幅减少。
复方大蒜素200-250g/亩*米+“护肝健肠解毒液”500-1000ml/亩*米+“解毒应激vce” 200-250g/亩*米全池泼洒,连用2天,并内服每斤饲料“护肝健肠解毒液”500-1000ml/亩*米10g+“免疫酵母金维”10g连用5-7天。随后调节好水质,方法参照《养殖环境改良篇》。
E
、黑斑、甲壳溃疡病防治。
a注重改底、防止底质腐败;
b定期的泼洒“速补钙”或“速溶维D钙”或内服“离子黄金钙”10g/kg饲料。
c全池干洒“速效底安”或“六效底康” 200-250g/亩*米,每天一次,连用2-3天,或全池泼洒“蛋氨酸碘” 100-150ml/亩*米,连用2天。随后调节好水质和底质,参照《养殖环境改良篇》。
F、对虾黑腮、黄腮、腮水肿、烂腮防治。
a、雨后出现黑腮、黄腮,主要是环境变化引起
对策:
1、“速效底安” 250-300g/亩*米,全池直接干撒,连用两天。
-
使用“爽水素”500g /亩*米+“黑精灵” 2-2.5kg/亩*米或“底优二代”2.5-4kg /亩*米,全池泼洒或干撒。
b、养殖中后期底质恶化逐渐出现黑腮、黄腮、腮水肿
对策:
-
连续晴天早上全池抛撒“降解安” 500-1000g/亩*米+“六效底康” 200-250g/亩*米。第二天泼洒“蛋氨酸碘” 150-200ml/亩*米。
-
内服每斤饲料“七味烂鳃肠炎灵”10g+“免疫酵母金维”10g,连用5-7天。
-
第三天用“复合枯草芽孢杆菌”或“复合芽孢杆菌”或“EM菌王”或“EM调水王”或“活菌王”,把水质调好,具体参照《养殖环境改良篇》。
c、水体悬浮颗粒过多,导致对虾腮水肿,严重的出现全塘浮头游塘
对策:第一天,早上全池泼洒“解毒应激vce” 250-500g/亩*米+“活力爽” 150-200ml/亩*米,下午使用“爽水素” 500-1000g/亩*米泼洒。第二天晴天上午,全池干撒“速效底安”或“底复康” 250-300g/亩*米,连用2天。
d、黑腮导致腮部严重溃烂
对策:晴天早上泼洒“蛋氨酸碘” 150-200ml/亩*米,连用2天;同时内服“
七味烂鳃肠炎灵”10-20g/kg饲料,连用5-7天。第三天,全池干撒“速效底安” 200-250g/亩*米或“底复康” 200-250g/亩*米,之后调好水质。
G、对虾出现沉底或偷死的原因及对策。
原因:对虾脱壳或发生肌肉白浊、黄鳃等病后沉入池底,缺氧窒息死亡,以高位养虾池及越冬棚发病为主。多发生在以下几种情况:
-
水位较深,池坡较陡。脱壳或发病后的虾没有休息之处,只有沉入池底,而对虾脱壳期池底严重缺氧,病虾来不及恢复就因缺氧而死亡。
2、水位较深,投饵量较大。造成底层严重缺氧,患病后容易出现,死虾多在增氧机旁。
3、沙底池塘。沙底容易发臭、缺氧。
4、换水量大或增氧水流过急引起应激,易发生肌肉白浊。
5、越冬棚水质老化,增氧不足,特别是昼夜温差大时,易发生沉底或偷死。
对策:a、池底坡度不宜过陡(应小于30度),不用沙底养虾。若池底坡度过陡,应改造池底或设置休息网,用尼龙或聚乙烯网立在池塘中间。
b、防止水位过深。
c、此症多发季节,争取用立体式增氧机进行水体增氧,或经常使用“改水增氧剂”+“六效底康”加强增氧;同时,外用“解毒应激宁”或“解毒应激vce”可大幅度缓解或减少此症的发生。
d、经常发生此症的池塘,常外用“降解安” 、“复合枯草芽孢杆菌”、“复合芽孢杆菌”、“EM菌王” “EM调水王”或“活菌王”,具体使用方法参照《养殖环境改良篇》。
e、平时内服“免疫酵母金维”10-20g/kg饲料+“虾安康”20g/kg饲料提高免疫力。
H、肌肉白浊病的防治
a、使用“解毒应激vce” 250-500g/亩*米+“活力爽” 150-200ml/亩*米,稀释后全池泼洒。
b、内服每斤饲料“白浊偷死停
”5g+“免疫酵母金维”10g连用5-7天。
c、使用“六效底康”或“底复康”或“速效底安” 200-250g/亩*米全池直接干撒,酌情使用2-3天。
I、如何在高温闷热、连绵阴雨天气等发病季节降低病害发生率?
a、增加水质的溶氧及改良水质,可使用“降解安”、“六效底康”及“强力调水解毒灵”,或“改水解毒灵”。
b、使用 “解毒应激vce”、“解毒应激宁”或“应激离子钙”、“活力爽”减少对鱼虾应激作用。
c、投喂“免疫酵母金维”+“虾安康”,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J、池塘在添换水、天气突变(暴风雨)后,常出现“漂鱼漂虾”“伏边”“爬沙”“红须”“红腿”“红尾”“出血”等症状,严重时诱发大规模红体、白斑综合症等疾病的暴发,如何解决?
解决方案:
1、预防措施:
a、提前改良水质,增加水体的溶氧量,如泼洒“黑精灵”、 “降解安”、“底优二代”或“强力调水解毒灵”等水质改良剂,可参照《养殖环境改良篇》。
b、减少投饵量,投饵次数,并增加投喂“免疫酵母金维”+“虾安康”,增强体质,泼洒“解毒应激vce”、“活力爽”、“应激离子钙”增强鱼虾的抵抗力。
2、处理方法:
a、一旦发生危害,应及时处理,
b、使用“六效底康”或“底复康”或“速效底安”+“降解安”, 参照《养殖环境改良篇》。
c、使用“解毒应激宁”或“解毒应激vce”+“活力爽”,减少鱼虾的应激。
K、对虾拖便、粪便发胀、粘成团,还有浮便怎么办?
1、预防措施:平时应经常拌料投喂“浓缩EM6原液”或“肠道菌”和“酵母金维”,也可再加上“复合枯草芽孢杆菌”,补充对虾肠道内的微生物菌群,在投喂过抗生素之后更需要补充。
2、发生上述症状后,外用“蛋氨酸碘”100-150ml/亩*米泼洒消毒,6小时后干撒“降解安”+“六效底康”各200-300g/亩*米水体,同时内服“虾安康”(用开水浸泡半小时)20g/kg饲料+“氟苯尼考”10g/kg饲料,连喂3-6天。
3、上述症状减轻后,按预防措施内服,修复肠道功能。
L、土池如何补钙和抗应激?
1、总碱度低且对虾蟹在大量脱壳期前一天(中成虾在农历初一、十五前后4-5天起潮时,小虾常表现在水面有较多浮壳时)。
下午三点到四点,用“钙镁速补”1000g/亩*米+“速补钙” 150-250ml/亩*米。先溶解“钙镁速补”,再加入“速补钙”全池泼洒。碱度较低时,可加量使用。此种方法,既能提高水体的总碱度,增强藻类光合作用,更好促进对虾蟹脱壳及迅速硬壳。
-
在下大雨前半个小时或在虾蟹大量脱壳期前一天傍晚或大量换水时。
用“解毒应激vce”250g/亩*米或“高稳C”250g/亩*米+“速补钙” 150-250ml/亩*米。此种方法,即能提高对虾蟹抗应激力,更好的促进对虾蟹脱壳及迅速硬壳,脱壳较多时,可加倍使用。
-
对虾蟹大量脱壳期2-3天,每天两餐拌离子钙加应激VCE加内服有益菌促进虾蟹较快的吸收营养,提高虾蟹免疫力。
拌料内服:用“EM6促长灵”100斤料/包+“免疫酵母金维”100斤料/包+“解毒应激vce”100斤料/包+“速补钙”100斤料/瓶混合浸泡15-30分钟投喂,每日三餐,连喂2-3天。
-
在夜间,由于气候突变或水质突变,发生对虾蟹浮边或狂游时。
先用“解毒应激vce”500g/亩*米或“高稳C”250g/亩*米+“速补钙” 150-250ml/亩*米。两种混合泼洒后,再干撒“降解安”500g/亩*米。对虾蟹浮边或狂游较多时,可加大使用。一般处理后,在15-20分钟,虾蟹会下沉。若水质突变,第二天晴天要及时调水。
M、如何预防对虾蟹的偷死?
1、由于水质不良,突变而引发的对虾偷死,如黑浓绿水、浓绿水、红水、过清水等水质引发虾蟹偷死,因此要及时的改良水质。
2、由于气候的突变,池底发热、发臭而引起的虾蟹偷死。气候突变要及时泼洒“解毒应激vce”和“速补钙”。池底要经常改底5-7天改良一次,防止池底发热、发臭。常用“六效底康” (功能:除臭改底、增加池底溶氧、氧化底质、防止泥皮产生。)或“底复康” (功能:小颗粒、底部消毒除臭、去除底部有害底栖藻类。)或“速效底安”(功能:大颗粒、去黑斑、助脱壳、除臭改底、增加池底溶氧)。
3、由弧菌感染而引起的对虾肝变、红肝、红肠。
在转肝期间,脱壳期易被弧菌感染,在放养10-15天,20-25天,30-35天三阶段和连续下雨天晴后,特别要防止弧菌。
外泼:第一天用“六效底康” 500g/亩*米。第二天用“大肥神”1-1.5L/亩*米+“弧菌清”150-250ml/亩*米混合浸泡泼洒。
内服:“弧菌清”100斤料/瓶+“高稳C” 100斤料/包,每天两餐,连喂3-4天。
-
在养殖中后期,要防止对虾肠炎、肠积水、黄鳃、烂鳃而应发的偷死。
早上:“七味烂鳃肠炎灵”50斤料/包。
中午:“弧菌清”100斤料/瓶+“高稳C” 100斤料/包
晚上:“龙胆护肝解毒散” 50斤料/包。
特别在天气变化(如下中大雨、台风)前后几天,要内服预防。若偷死较严重,可在早上和下午两餐再添加土霉素片20-30片/每斤料+食母生片20-30片/每斤料。
综合对虾偷死的原因可能由于多种因素并发而产生,因此要综合考虑,综合处理。